
九观村,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店门镇。该村属偏远乡村,地处山区,资源相对匮乏,产业较为单一。自2021年5月,衡山县纪委监委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九观村以来,工作队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努力彰显新担当、奋力展现新作为。
耐心沟通、化解矛盾,解决民生工程建设“难点”
项目落地困难,往往很大程度在于民众对项目的不了解和对政府的不信任。九观桥水库位于九观村境内,在推动建设水库大坝监测房等项目时,有当地群众产生了歧义,阻拦施工,导致工程难以进行。驻村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水库,连续走访当地村组群众,用“放大镜”般的敏锐眼光,以“细致入微”的态度,因人而异去劝导、用心用情去调解,共进行村民家访8次,召开协调会议3次,在驻村工作队苦口婆心劝导下,当地群众从“不理解到理解、不信任到信任、从对抗到统一”,甚至主动积极配合施工安排,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正式投入运营。
上坡下坎、走家串户,打通联系帮扶群众“堵点”
防返贫监测帮扶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如何对家庭收入低的弱劳动能力群体进行有效帮扶,九观村驻村工作队给出了答案。在走访九观村新屋组邓昌友家时,工作队了解到,由于肢体残疾,做不了重活,其家庭来源主要是低保金等政策补助,与邓昌友共同生活的彭美芳也是残疾人,且彭美芳户口没有在九观村。为此,工作队迅速与彭美芳原户籍所在地衡东县大浦镇取得联系,了解到将其户口迁入九观村的可行办法,工作队先是找到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聘请法律援助的专家,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将彭美芳的户口顺利迁入九观村,在解决户口难题后,工作队马不停蹄地联系县残联部门,相继为邓昌友、彭美芳进行了残疾鉴定,办理了残疾证;又根据其家庭劳动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就近安排了村级公益性岗位;运用产业帮扶政策,送130只鸡苗鼓励其饲养。通过真心实意地帮扶措施,目前邓昌友家庭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
着重生态、强化服务,消除基础设施薄弱“痛点”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 仙子湖大坝除险加固、坝上观景设施完善、通景公路水毁路面修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九观村公共基础设施提质改造与群众出行的痛点。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努力争取派出单位衡山县纪委监委的支持,主动邀请单位领导到村开展实地调研,联同村支两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屋场恳谈会,并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会商。从绘制项目施工图纸到财政评审等流程均全程参与,共争取项目资金76万多元。2022年底,仙子湖大坝除险加固项目顺利实施并验收,坝上的观景桥和天梯设施已完善,通景公路的水毁路面也得到了修复。
盘活资源、发展产业,补齐造血功能不足“弱点”
多年来,九观村集体经济仅依靠物业型出租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办法不多。在工作队进驻后,结合村里现有土地、产业、资源等因素条件,在了解到九观村一组有部分农田由于地势原因,没有水源,无法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这一情况后,决定流转35亩土地至村集体翻耕种植六月爆黄豆。截至目前,已产出爆黄豆12000斤,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至10万元。
驻村工作队所做的,九观村的党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当地,只要提起驻村工作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的称赞。通过不懈努力,2021年店门镇九观村被纳入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2022年九观村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县先进工作队。
面对赞扬与成绩,县纪委监委驻九观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表示,当前九观村集体经济仍有潜力可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遵循以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用心用情,真抓实干,与村民们一起努力,将九观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新征程上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成功捣毁五人电信诈骗团伙 精准打击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犯罪
下载APP
分享到